- 廣告 -

暑氣逼人,今天(7月16日)是三伏天的初伏,台灣人常會在三伏天貼三伏貼,並多吃生薑、木耳、山藥、鰻魚等發汗或滋陰的食材治療氣喘、過敏等疾病。小編姐姐提醒哈台灣的網友們,也可試試唷~~
所謂三伏天是指一年當中最熱的三天,根據夏日後的第三、第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,分為初伏、中伏及末伏;今年的時間分別為7月16日、7月25日及8月15日。
善用三伏貼 緩解氣喘鼻炎
中醫理論認為,這段陽氣最旺盛的時節,氣血趨向體表,可以趁機把沉積在體內的寒氣逼出體外,達到“冬病夏治”的效果。
冬病指的是冬季易發或加重,夏季緩解的疾病,肺系疾病像是過敏性氣喘、過敏性鼻炎就是此類常見的疾病。
什麼是三伏貼呢?就是選用一些辛溫香燥的藥材,像是白芥子、乾薑、延胡索、甘遂,製成藥餅,貼敷在背部的特定穴位,例如:大俞、風門、肺俞、定喘等,讓自身陽氣漸旺,抗病力增強。
寒性體質的人若有痛經或是腸胃虛寒問題,也可在三伏天時,將這些藥材貼在治療痛經或腸胃的穴位。
禁忌:感冒、孕婦不宜
不過中醫師也提醒,正值感冒、感染及皮膚易過敏或是懷孕婦女和1歲以下幼兒,以及體質偏實證熱證者,都不適合三伏貼療法。
另外,敷藥後不可以洗冷水澡,飲食上須以清淡為主,禁食冰飲、生冷瓜果、油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影響治療效果。
別小看三伏天的威力,除了台灣,韓國人對於三伏天也很重視,到了這三天便會吃參雞湯“以熱治熱”,不僅參雞湯店大排長龍,超商雞肉也都大特價;日本則將三伏稱為“土用丑日”,會在這時節吃鰻魚飯,補充夏日流失的精力。
- 廣告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