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廣告 -

科技部自從 2018 年開始,每年都會遴選出十家最酷的新創公司,這些公司除了新,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有能力改變產業規則,也被稱作 game changer。今年,科技部聯手 20 個新創生態圈夥伴,包含微軟新創加速器、中華電信 5G 加速器、PwC’s Scale-up 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、高通臺灣創新競賽(QITC)等 20 家臺灣新創生態圈夥伴,從 2,620 家科技新創經三階段遴選出臺灣科技新創十酷。
這十家入選新創本身都需具有技術開發能力,技術核心亦需具改變產業規則,產品與服務則可進行市場驗證及國際市場發展潛力。科技部長陳良基指出這十家團隊的產品,除了延續以往大數據的應用模式,今年更多了一個特色——零接觸的未來,「也就是人跟人的接觸將透過新的科技,新的機會也在這一波出現,也有許多新的公司在幫我們開創新路線。」
對於目前緊張的疫情,陳良基也特別指出「我們在這一波的科技防疫做的不錯,也顯示科研超前部署是人類進步關鍵」,他也特別鼓勵與會者「在這個憂慮的時刻,我們也看到未來更多的希望」。
臺灣科技新創優勢 AI、生醫為大宗
今年的入選團隊有三成是跟醫療科技有關,其中「聿信醫療」藉由產品提升早期徵狀診斷率、減少醫療不必要的接觸,目前與亞東醫院合作進行肺部偵測臨床試驗。「豐康微流體晶片」的獨家微流體晶片技術,可於 10 分鐘內針對急性腎損傷進行檢測。「昱星生物科技」光學檢測技術可量測細胞對藥物的反應,提升治療準確度。

而入圍的新創中以 AI 技術佔大宗,高達 50%。其中「雲守護安控」透過影像辨識骨骼的姿勢與資料對比,可精準偵測及預防老人跌倒;「愛因斯坦人工智慧」以30秒快檢技術,測出腦出血部位;「亞大基因科技」與微軟共建基因Co-cell 資料平台;「光禾感知科技」以空間識別和訊號處理為核心,全感知科技進攻日本智慧棒球場;「洞見未來科技」則是打造新一代智慧助聽器,研發技術可從吵雜的情況下精確地捕捉到人聲。

除此之外,綠能領域方面,本年十酷團隊中創下最高募資額的,「聯齊科技」善用模組化平台,將能源數據和裝置整合至雲端系統,成功進軍日本市場,並取得 B 輪 1000 萬美元的資金;資通科技領域「稜研科技」為國內外少數同時具備毫米波及嵌入式技術能力之團隊,其波束成形技術(Beamforming Technology)可為全球基地台提供具競爭優勢的模組產品,提供 5G 基地台佈建的解決方案。
TTA 打造臺灣科技新創平台 投入抗疫行列
TTA 臺灣科技新創基地除鏈結我國與全球新創生態圈,更積極整合資源建立平台,協助新創於人工智慧、軟體及半導體等領域的應用發展,並能因應社會需求快速投入。特別呼應近期全球防疫行動,TTA「業安科技 yallvend」整合臉部身分辨識、區塊鏈溯源追蹤技術,布建口罩智能販賣機;「創淨科技 ELECLEAN」以奈米觸媒電化學技術製造高活性氧消毒水,開發全球首創不需添加化學藥劑的消毒家電,如隨身消毒噴霧機,投入生產抗疫物資。
(文:載自科技新報technews)
- 廣告 -